疾控中心提醒:3-10月是蜱虫活动季节,被叮咬后,要立即消毒并看医生 “二月节……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春雷惊百虫,温暖的气候条件令田间杂草相继萌发,蜱虫等各种病虫害也开始发生和蔓延。蜱虫病严重吗?请听专家解读。
据了解,蜱虫俗称草扒子、草蜱子等,是生活在草丛中或寄生在羊、狗等家畜体表的虫子,呈红褐色或灰褐色,长卵圆形,背腹扁平,未吸血时芝麻粒大小,吸血后成倍增大,可达到大拇指指甲大小。蜱虫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,但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,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。如果携带有某些病毒的蜱虫叮咬了人,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,继而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感染性疾病。蜱虫病(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)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,季节高峰在5-10月。人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皮疹、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,红肿、水疱或淤斑,感觉到瘙痒或疼痛。潜伏期1~2周。急性起病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伴乏力、恶心、呕吐等,少数有头痛、肌肉酸痛、腹泻等。极少数病例危重,出现意识障碍、皮肤瘀斑、消化道出血、肺出血等,可因休克、呼吸衰竭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。
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、主任医师刘坤介绍,我区蜱虫密度及带毒监测结果显示,蜱虫活动期为3-10月,而且蜱虫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率较高,我省蜱虫病发病数较多的有溧水区、盱眙县、宜兴市、溧阳市等,我区发病数居前。
刘坤提醒,我区已经进入蜱虫活动季节,市民去野外作业,要将袖口、裤腿等扎紧,以预防蜱虫叮咬,回家后要及时洗澡,并认真查看是否有蜱虫叮咬痕迹。另外,家畜及宠物身上蜱虫较多,特别是白色的京巴狗最招惹蜱虫,家畜及宠物最好要定期杀虫。一旦被蜱虫叮咬,要立即消毒处理,并密切观察2周,一旦出现发热,应立即看医生,并向医生提供蜱虫叮咬史。
|